诗盛大唐作文(分享13篇)。
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,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,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、说明文、应用文、议论文。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与诗同行作文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诗盛大唐作文 篇1
前些天,老师给我们布置了背诵《己亥杂诗》的作业。
我回到家里,就开始大声地朗读起来,可是读了好几遍,总觉得很别扭,就是背不过!我急得都快要哭了。爸爸看见后就跟我说别着急,咱们一起背吧。
爸爸首先给我讲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。《己亥杂诗》总共有315首,这一首是第220首。写于鸦片战争的前一年,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国家衰败、社会昏暗的不满和呼吁。可是我对第一句就不明白,九州不是中国的意思吗,怎么会生气呢?爸爸笑了笑说“不是生谁的气,而是生机勃勃的意思,是说中国的振兴要依靠巨大的变革。第二句中的万马齐喑则是比喻当时死气沉沉的社会状况。”“哦,我好像有点明白了。作者觉得这样的状况很悲哀,是吗?”爸爸拍了拍我的`头说“你说的很对,可是,光悲哀有什么用呢,所以后两句作者又提出了他的主张,希望天公也就是皇帝能振作起来,不拘一格降人才!”“那不拘一格是什么意思啊?”我问爸爸。爸爸回答说“就是不局限于一定的方式、方法,通过各种方法来选拔人才。这首诗就是表达了作者渴望人才,达到社会变革、国家振兴的目的。”
通过爸爸的讲解,我理解了全诗的意思,很快就背过了这首诗。
诗盛大唐作文 篇2
唐诗和宋词,两道如梦如幻的彩练,在中国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泼洒下最美的华彩,成为中国历史天空最绚烂的两道彩虹。
漫游于长河中的一条洞洞细流中,宋词的容颜仿如霎那的一觑,惊鸿般的一瞥;而唐诗的气宇轩昂,大气磅礴,似一幅色彩流溢满眼的画卷,心不自觉为之而动。
夜深幽静的时候,我喜欢一边品着茶,一边读着《唐诗》偶尔也能附庸风雅地填上几首。细细吟诵《唐诗》,感觉就似与几千年前的古人在诗中交流。
“随意春芳歇,王孙自可留”
长袂翩翩的王摩诘,生平最向往山水田园生活了,他喜欢“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”,苏轼曾赞他:“咏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,观摩诘之诗,画中有诗。”确实,倘若你细细品味《仙居秋暝》,你便可感觉到一幅山中秋雨过后黄昏的迷人景色。
“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”
多么豪情壮志的话语,是诗家天子王江宁——王昌龄诗人写的。“青海长云暗雪山,孤城遥望玉门关”,戍边时间之漫长,战事的频繁,战斗的艰苦,边地的荒凉。这生活多么的孤寂和艰苦,但将士们毅然许下“不破楼兰终不还”的豪情壮志,誓死卫国杀敌。我不禁为之敬佩。
“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”
千年前的哀怨透纸而出,究竟有多少感慨才能写出一首《锦瑟》呢?柳三变的多情,苏东坡的专情,元稹的痴情,但深情者,平生所见,唯义深尔。幽心不独伤离别,情深唯有李商隐。深情二字是义山诗的特点。他用“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”来寄托对亡妻的.思念,他惆怅失落地浅唱“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”。浮生若梦,透过泛黄的纸页,仿佛可以看见几千年前那个落寞的李商隐坐于窗前轻吟:“直道相似聊无益,未妨惆怅是清狂”。
人生十分,十分人生,三分成了剑气,七分酿成了月光,太白秀口一吐,就是半个盛唐。
一首首唐诗,字里行间,无不浸染着诗人们的真情实感。那种从文字里透出的书香气息,泌人肺腑,那种从文字里散发出的美丽,永不消弭。
唐朝,一个诗的朝代,那是诗的世界,埋藏着悠闲、悲壮、哀怨……的复杂情感。
诗盛大唐作文 篇3
我们心语学校正在举行一场春之声诗朗诵比赛。
老师站在讲台前,大声地郑重地宣布:“比赛开始!”此时,我的心里很紧张,“砰、砰、砰……”,怀里像揣了一只小鹿似的乱撞。因为第一个上场的就是我们组的参赛选手徐古芳,我担心她会不会正常发挥,帮我们组拿第一名。
只见徐古芳落落大方地走到了讲台前,站稳后,面带笑容,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,朗诵开始:“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,嫩嫩的,绿绿的。园子里,田野里,瞧去;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.……”徐古芳朗诵结束了,我们静静地期待着老师打分。
老师微笑着说:“徐古芳同学字正腔圆,讲究礼仪,落落大方,这几方面表现得都很好,但在感情充沛程度上差了些,去掉五分,大家听得很认真,再加二分,最后得97分!”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,小声的说道:“还好,这个成绩不错!”
掌声中,老师接着说:“请王一潼同学开始比赛。”王一潼最后竟也是97分。
第三组派出的是周子晴同学,她得了96分。
第四组上场比赛的是李阔同学,李阔走到讲台前,站稳后,微微一笑,向大家行了个礼,开始朗诵。他朗诵的是《泊船瓜洲》这首诗。朗诵结束了,李阔把“万重山”的“重”读成了“zhòng”,我想:“这下坏了,分数一定高不了!”
意外的是,老师竟给李阔打了97分,也是个不错的分数。
第五组上场的是曹馨宇,她得了95分。
诗朗诵比赛结束了,我们组和第二组、第四组并列第一名,我们很高兴!
诗盛大唐作文 篇4
今天,我们参加了诗歌朗诵比赛,为了表演好,我们一遍一遍练习,终于等到了这场比赛。
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报告厅坐了下来,看着别的班朗诵,快要到我们的时候,8班的'领诵之一忽然忘了词,胸有成竹的我们看了,变得心神不宁,个个都在想:要是忘词了怎么办?孙老师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心思:“就是忘了词,也别慌,继续说下去。”接着又向我们提了几点要求:
1、眼睛不许东张西望,一律看报告厅后墙上的一幅山水画;
2、就算是小虫子飞到了脸上,都不允许用手去摸,不准带任何抓耳挠腮、摸鼻子眼睛的小动作;
3、始终面带微笑,嘴角上扬,把最甜美的面容展示给观众。
终于轮到我们表演了,走上舞台,先是胡昕轩领读:“面潮大海,春暖花开!”我们跟着唱,然后郭静报幕,我们说题,可是,不知是什么原因,蒋怡然领诵完退回去的时候脚一软,一下子跌倒了,幸亏潘子姗手快,一把抓住了她,才没有发生意外,这时候引起下面一阵笑声,瞬间又安静下来,后面的表演一直很顺利,当郭静说:“一、二。”我们向观众鞠躬,我们似乎都长舒一口气,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。
李主任宣布比赛结果了,我们班获得了最佳朗诵奖,潘子姗代表全班上台领奖奖,我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。
回到班上,孙老师奖励我们每人一颗棒棒糖,真是太开心了。
今天真是一次难忘的诗歌朗诵比赛呀!
诗盛大唐作文 篇5
今天,我们班举行了语文第六单元的一个活动——诗歌朗诵会。它,就在我们期盼的目光下,悄然来到。
在上课之前,我拿出昨晚精抄的一篇诗歌,开始反复的地背诵起来。连同桌也被我的勤奋给震惊感染了。
“铛……铛……铛……”上课铃在我朗朗的“读”书声中毫不留情的地响了起来,我不得不收起本子,等着老师的到来。
“下面我宣布:诗歌朗诵会正式开始!”老师的一句话过后,全班基本上都沸腾了起来,连我也情不自禁的地随着班级呼喊了起来。
“安静,安静,下面我点到谁谁就到讲台上朗诵你准备的诗歌!”全班顿时变得鸦雀无声。呵呵,老师的一席话使我们沸腾,又是一席话使我们安静,真是太有妙招了!
“36号”老师趁我们不注意,开始了点名。被点到那个人一脸的`不高兴,显然他还没准备好,我不禁有些窃喜。
一眨眼功夫,极大部分人都一个接一个的地上去朗诵了,可是我还是没被抽到,唉!怎么会这样?
走神的我突然被同桌猛摇了一下,我这才回过了神。下一秒就哄堂大笑了起来。原来,同桌刚刚是在提醒我仔细听一个很好笑的诗歌——蚊子的话。
“铛……铛……铛……”下课铃在我们的欢笑声中响起来了,这就意味着这次的朗诵会结束了。可我还是没有被老师点到啊!我都开始厌恶起这个下课铃了!
这次的诗歌朗诵会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“溜”走了,我只好期待下一次的朗诵会了!
诗盛大唐作文 篇6
我喜欢写诗,因为诗带给大家的境界是梦幻般的,虽说有虚有实,但充满了文风与气质,令人到了一种优美的境界,幸福的而不太腻味,痛苦的而不太柔弱,回味无穷。有人说,诗的境界象无尽的海洋,因为领悟诗意的,想再品出韵味来,不解诗意的,想明白它的深刻含义。所以说,喜欢诗的人,往往是想追求美,而美又是挖掘不尽的。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,诗人又一般都是多注意力,善于发现美的。
为什么杜甫有“酒豪”之名、李白有“酒仙酒圣”之称?为什么豪饮海饮?为什么醉酒?还不都是想写诗。借酒兴写出来的诗,一般都很豪气,很有力度,经得起诵读。李白的诗,为什么特别有名?因为他有特殊本领吗?没有。李白年轻时是一个美男子,能喝酒,所以人称酒圣。他只要一喝酒,就能激发他的诗性,所以喝酒恰恰帮助了他写诗,是酒成就了他。
很多人看见李白取得了成功,纷纷效仿。其实他们忽略了一点,酒本身是写不来诗的`,酒只是李白的构思工具,李白借助酒,找到了写诗的构思与灵感,才创作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好诗。
诗是个好东西。多写诗,写好诗,相信吧,你的生活一定多姿多彩。
诗盛大唐作文 篇7
我国古诗词源远流长。各朝各代都有自己最盛行的文体和许多著名的诗人和词人。他们的作品有异,风格也各不相同:或喜、或悲、或高昂、或低沉。而我,便与古诗词一起寻梦。
“床前明月光,疑似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要说最熟悉的莫过于李白的《静夜思》了,这首诗委婉地写出了作者对家的思念之情;到之后“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”这首由王维写的诗《送元二使安西》涌入我的`眼帘,字里行间,诗人似乎把我带入分别之景,而又从字里行间,我读到了作者对朋友即将远去的无助与悲哀,而今,一股凄凉从李煜的《相见欢》中透露出来。“无言独上西楼,月如钩,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。剪不断,理还乱,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。”李煜被上天赋予文采,但上天也赋予了悲伤给他——他是一位君主。或许他是皇帝中最有文采的,也是文人中最有权力的,但一个人被夹在两个领域里面,一定会受到伤害。他是君主——亡国之君;他是文人——不幸文人。他的所有痛苦不能被发泄,于是他就只有用写作的方式来排泄自己的痛苦。
小时候,我因诗的韵律而学习诗,认为读诗是一种高尚优雅的事情,但我只领会了诗之本,并没有领会诗之意,所以我只是诗之芽。
之后,我因诗的意思、故事而学习诗,认为诗歌是人类最美好记忆的载体,但我只领会了诗之意,并没有领会诗之情,所以我只领会了诗之叶。
现在,我因诗的情感、意愿而学习诗,认为诗歌是诗人表达自己的方法,我只领会了诗之情,并没有领会诗之梦,所以我只开出了诗之花。
未来,我将和古诗词一起找寻我的梦想,呈现诗之果。
诗盛大唐作文 篇8
红尘陌上,我曾撑一支长蒿,在清风妙雨处,望见你轻歌曼舞的身影。衣袂飘飘,漫天的水袖婀娜出中华的文明。你回眸一笑,那张倾国倾城的脸庞,使我下定决心,从那一刻,走进你的世界,快乐你的快乐,悲痛你的悲痛。
我用双眼当作脚,用心灵当作眼,捧一杯茶,简简单单的,踏上这无边际的路。
茫茫大漠上,驼铃荡荡中,有一个穿红纱的姑娘。“胭脂长寒雪作花,媚目憔悴没胡沙,”这是昭君吧!为何成亲的喜悦,却未从她脸上看到?哦,大好的年华,便要离开家乡,走上一段已被决定好的路,怕是谁,也不会乐意吧!可,那恨意也没被写在整张脸上,此时的昭君,何种心情,无从知晓。只是,“何如一曲琵琶好,鸣镝无声五十年,”她昭君,到底是个肯担责任的女子。以身许国,让天下太平,让匈奴王为得到她而向汉朝俯首称臣,红颜,依旧不敌弱儿郎。一曲幽怨的琵琶,在我看来,奏出的,不仅是昭君对故乡浓浓的思恋,怕也预示了尽管她让天下暂时太平,可她一生的努力也终是唤不醒后人对权力和战争的贪婪和欲望。胡地千里苍茫,我却只听到,幽怨的琵琶声,在轻轻荡。
暮色苍苍,蝉声戚戚,“骤雨初歇”,朦胧出柳永与心爱之人“执手相看泪眼”的离情画。这一别,怕是“纵有千种风情,更与何人说”。何等执着的情谊,何等痛苦的无奈,当真是“多情自古伤离别,更那堪,冷落清秋节。”
我站在边塞古城上,望见了青海湖经祁连山到玉门关的边境防线。抬抬头,天空上阴云密布一阵压迫感从心底油然而生。滚滚的烽烟,是本银光皑皑的雪山显得黯淡无光。这一仗,一定又会死伤不少吧!这些戍城的将士,可会有过畏惧?只听王昌龄大喊:“黄金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!”将士们沸腾起来,摩拳擦掌,鼓起了斗志。金甲易损,生命可抛,可戍边壮士们的报国意志却不会减消丝毫。他们是好样的!国难当头,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,昂首挺胸,誓死捍卫者国家,尽应有的忠,奉献出早就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的生命。
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?”初遇,是一场美丽的.梦,又是一抹彩虹,总会绚烂在记忆最深处。回眸相视,那初见的美丽,早是一种残念,只能默默垂泪于心间。人生如此,浮生若萍,一缕缕风,吹落了一季又一季的花瓣。
行走在诗词的世界中,我看到了长风破浪里李白的万丈豪情,我感到了黄等下李清照浓浓的愁绪,我听到了杜甫对国破家亡的悲叹,我……在轻吟浅唱中,你的世界,竟是如此多姿。
诗盛大唐作文 篇9
我们康庄路小学是以古诗文为特色的学校。学校美丽、空旷、宁静,最引人注目的是学校的赏诗园。
进了校园大门,往右拐,就来到了赏诗园的门口,赏诗园的门呈弯弯的月牙形拱起,显得很别致。门的上方“赏诗园”三个字,非常醒目,仿佛在召唤每个从此经过的学生。
赏诗园外墙,装饰着许多我国历史名人的生平、诗句,有孔子、老子、李白、苏轼等。这些文人墨客的'资料一应俱全,当你站在墙前,就像亲身聆听这些古代圣贤给你讲课,让人心中油然生起敬仰之情,更加热爱我们中华民族古老灿烂的文化。
进入赏诗园,园内栽种着长青树木,摆放着盆景、花卉。脚下曲折的小路是用光滑的鹅卵石铺成的,树上悬挂着许多五彩缤纷的诗词小卡片,随风摇曳,就像在树叶中飞舞的蝴蝶,又犹如碧空中眨眼的星星。你知道吗?诗词卡片上是我们校园小诗人自己创作的精美诗词,悬挂在这里,让同学们可以随时欣赏。
如果你赏诗累了,园内还有几个小的石桌、石椅,你不妨坐下,环顾四周,这时你就会感到像是和诗人们品读诗词,仿佛到了诗词的天堂,真是妙不可言!
我爱美丽的校园,更爱这绿树成荫、散发着古风古韵的赏诗园。
诗盛大唐作文 篇10
诗歌,作为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,永远是中国人民引以为豪的民族瑰宝。爱诗、诵诗、作诗,使历代炎黄子孙沐浴在中华文明里,也使我们一直被称为“诗的国度”。
诗歌,对我而言,那是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字眼,是作文的另一种形式。从“床前明月光”开始,我结识了它——“诗歌”。那月夜下诵读《唐诗三百首》的画面依旧历历在目……
小时候的我喜爱诗歌,确切地说,是钟爱背诗。每当爷爷教我读诗、背诗时,爷爷读一句,我也跟着读一句。当时我并不理解那诗是什么意思,只是觉得好奇,特别是在亲戚邻居面前,大声背诵一首首诗时,总能听到他们的赞许声,也感觉到小朋友们投来羡慕的目光,我心里就高兴得不得了了。那时,我只是在心里想,李白、杜甫、王昌龄等等,他们写的诗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诵,多了不起啊,我对他们充满了敬仰。
因为诗歌给了我骄傲——一个孩子纯粹的骄傲,所以上学后,我更是对诗情有独钟。课堂上,只要是吟诵诗,我读得最认真。随着我接触的诗歌越来越多,才明白原来诗歌不一定非要如此整齐,原来不只是唐代才盛产诗人和诗歌。
慢慢地,对于诗,我也有了自己的感受。我喜欢在反复吟诵中感受其凝炼的'语言美,在浮想联翩中感受其含蓄的意境美。喜欢李白的“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”的磅礴气势;喜欢杜甫的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”的写实手法;喜欢文天祥的“天地有正气,杂然赋流形”的凛然正气;也喜欢杨万里的“日长睡起无情思,闲看儿童捉柳花”的闲适之情。
是啊,诗歌短小,但却总是那么精辟;诗歌婉转,但却总是富含真理;诗歌难懂,但却总是令人回味无穷。诗歌就是一扇小窗,透过这扇小窗,我看见了辽阔天空,看见了宽广的海洋。
让我们一起与诗同行吧!
诗盛大唐作文 篇11
贺知章说过:“少小离家老大回。”谁都会回到那个陪伴你的地方——故乡。无论脚步走多远,在脑海中,只有故乡始终相伴在心间。
缘始于相见,情长与陪伴。走进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”漫步在桃林中,不时飘来一阵花香,传来一阵悦耳的歌声。桃树舒展着嫩绿的树叶,开出一朵朵白里透红的小花,远远望去仿佛一片粉霞,把故乡打扮得异常美丽,走近一闻,一股清香扑鼻而来,沁人心脾。
跟随着风的.脚步走过池塘,连绵无尽与天相接的荷叶一片碧绿。与太阳相交辉映的荷花格外红艳。青蛙前来问好,鱼儿跳出龙门。“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”,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来了,又走。多少岁月沧桑了你的容颜,可故乡一直陪伴。
瓜果飘香,来到果树林。“一株梨树园中长,每逢春来开满花。”朝阳下碧绿的草丛中,一颗颗一串串像胖乎乎小顽童,咧着小嘴欢笑。月光下,大文学家东坡居士发出了祈求,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在明月的陪伴下,亲人虽相隔千里,但默然相伴。
“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”时间逐渐逝去,故乡却从未老去。朱生豪说过“我愿意舍弃一切,以想念你终此一生。”我的故乡,我永远不会忘记白雪弥漫的情景。
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”的美景令我陶醉。雪花像美丽的五色蝴蝶似舞如醉,像吹落的蒲公英似飘如飞,轻轻盈盈,无愧是大地的杰作。
独在遥远异乡的王维发出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”的乡音,故乡永远在心头召唤他的游子。
故乡,有你的陪伴,我不曾孤单。在我失散的童年里,有你陪伴,我亦晴天。
诗盛大唐作文 篇12
每每沉浸在空灵的诗行里,就开始了寻山问水的旅行。在泛舟赏月的刹那,细听最古朴最真切的'声音。
清澈的夜色里,风中低喃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”,那些或深或浅的心迹交织成晓风残月,勾勒出地老天荒;有声音沾着雾气,吟着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”,清绝荡尽时光尘埃。轻轻柔柔的声音念着这些文字,或欢愉或哀伤或怀念或悲苦,不忍唐突了它的风雅美丽。
一句“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”,便道尽时代的几多盛奢,一个自由在诗中的风流才子,在历史中走过。李白,你对月独酌,却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”,月光如华,清亮不似人间物,悠悠流转人世俗尘,独独应了你的景;夜半饮酒愁更愁,却又吟出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”尘世烟云,你潇洒走过。
你说是“林花谢了春红,太匆匆”,你吟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”。你的几许闲愁,江水难量,“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”李煜,你留下愁思缕缕,情伤切切,暮雨入画,将离愁绘入这纸深秋。“无言独上高楼,月如钩,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。剪不断,理还乱,是离愁,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。”
“倚门回首,却把青梅嗅。”女儿家心事也曾让两眉羞,女儿家的娇羞与灵动也曾淋漓尽致的展现“争渡,争渡,惊起一滩鸥鹭。”世事坎坷,物是人非后,“只恐双溪舴艋舟,载不动许多愁。”“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。”易安,你也曾道出“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”的壮语,怎一女子,享尽这穿越百年的孤独?
在柳堤河畔,或伫倚危楼,且吟一首小诗,且听一曲清词,“人间有味是清欢”,低吟浅唱,沉醉在唐风宋雨中……
诗盛大唐作文 篇13
中国古诗文的宝库可真是博大精深,星光灿烂.古诗文更是我国文化的精髓。古诗文有一种精辟的美,一种其他文体无法取代的美。
面对那些小说,故事,我更喜欢古诗文.喜欢它合辙押韵,朗朗上口;我喜欢它词句精练,通俗易懂.我喜欢它意境优美,含有哲理.古诗使人心胸豁然开朗,思想为之升华.甚至连外国人都赞叹和欣赏.
我最早的启蒙老师是妈妈,在她的指导下,我从小就对古诗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刚上学时就会背一二百首古诗文了。上三年级时,我在妈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背诵。由于背的多,我的记忆力也逐渐提高了。仅仅一年内,我就会背四百多道诗词文赋了。在诵读过程中,我认识了豪放的李白;认识了忧国忧民的'杜甫;认识了满腔热血却含冤屈死的岳飞……
通过诵读古诗文, 给我了很大发。孟郊的“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”,让我知道了子女对母亲的深情;愚公移山的故事,让我知道了世上无难事,只要肯登攀的道理;卖油翁的故事,生动形象地告诉了我熟能生巧的道理。
古诗文不仅是我的良师,更是我的益友。它时时在提醒我、教育我。记得有一次,我与同学为了一件小事闹翻了,心里十分生气。这时,我想到了孔子的“九思”一—视思明,听思聪,色思温,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,疑思问,岔思难,见得思义。比起古人,我为一件小事与同学争吵,破坏了我与同学之间多年的友谊,实在肤浅,真是不应该!最后,我主动道歉,“化干戈为玉帛”,与那位同学又和好如初了。
古诗文的内容博大精深,包罗万象,使我深深的陶醉其中。 每读一首好诗,都使我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:“羌管弄晴,菱歌泛意,嬉嬉钓叟莲娃”这是对美丽的锦绣河山的赞美:“谈笑有鸿懦,往来无白丁”这是对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的咏叹:“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”这又是多么深沉激越的报国情怀!
床前明月、水上芙蓉,生活中的一点景致足以引发古人无穷的浮思;大江东去、破浪,古诗文当中记载了多少成败得失、警世之理!知不觉中,古文已经在我的心中占据了一个犹如“亲朋密友”的重要位置。学习古诗文不仅是一项任务,更是一种乐趣。古人的才情让我们许多后人都望尘莫及,欣赏古诗文,就是享受生活,品味人生。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间也。”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骄傲!我爱古诗文,朋友们,来吧,让我们一起“读千古美文,做少年君子!”
希望更多的人会与古诗文为伴,与我国古代文化为伍,继承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。